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以下哪方面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A:劳动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D:劳动是追求和创造“真”、“善”、“美”价值的实践活动
答案: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单选题:(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劳动
B:文化
C:经济
D:政治
答案: 【劳动】
3、单选题:( )指出,人类进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如手的使用和语言、思维的产生,都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基于此,人类才得以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达尔文
答案: 【恩格斯】
4、单选题: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A:改革精神
B:爱国精神
C:奋斗精神
D:工匠精神
答案: 【工匠精神】
5、单选题:对于个人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的作用更体现在它给我们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财富上,在这些财富中最宝贵的是劳动能帮助我们( )。
A:取得信任
B:获得财富
C:实现自我价值
D:成就事业
答案: 【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左传》 中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这是我国传统劳动观中( )。
A:其他几个都是
B:把人的道德品质与社会分工相挂钩
C: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D:论述古代君王的治国之道
答案: 【把人的道德品质与社会分工相挂钩】
2、单选题:“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是谁提出来的( )。
A:周恩来
B:习近平
C:毛泽东
D:邓小平
答案: 【习近平】
3、多选题:人类学维度的劳动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哪几方面来理解( )。
A:劳动培养了人的多种能力
B:人类的发展与劳动的关系并不大
C:劳动促使人类的进化,逐渐与动物区分开
D:在劳动中,也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答案: 【劳动培养了人的多种能力;
劳动促使人类的进化,逐渐与动物区分开;
在劳动中,也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4、判断题:劳动教育的实践受到历史观念的影响。( )
A:对
B:错
答案: 【对】
5、判断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中国化。(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技术是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出来的( )。
A:办法和技能
B:方法和技能
C:技能和实践
D:实践和办法
答案: 【方法和技能】
2、单选题:我国对新技术和高技术特有的“总称”是( )。
A:高精尖技术
B:新兴技术
C:尖端技术
D:高新技术
答案: 【高新技术】
3、单选题:伦理的概念更多强调的是( )。
A:群体的道德规范
B:职业人员的道德规范
C:个体的道德规范
D:劳动者的道德规范
答案: 【群体的道德规范】
4、单选题:劳动伦理是以( )为价值导向。
A:职业要求
B:人性需要
C:市场需求
D:道德规范
答案: 【人性需要】
5、多选题:技术的共同特征主要有( )。
A:中介性
B:创新性
C:发明性
D:可操作性
答案: 【中介性;
创新性;
发明性;
可操作性】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劳动与经济的研究起点是( )。
A:劳动力市场理论
B:工资理论
C: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D: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答案: 【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2、单选题:对于劳动适龄人口描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劳动年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人口就是劳动适龄人口
B:人出生后经过发育,成长到开始具备劳动能力的年龄,是劳动年龄的上限
C:人继续成长发展逐步衰老,开始丧失劳动能力的年龄,是劳动年龄的下限
D:所有人都是劳动力的承担者
答案: 【处于劳动年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人口就是劳动适龄人口】
3、单选题:劳动力供给( )。
A:具有质量内涵而无数量的概念
B:具有数量的概念而无质量内涵
C:既无数量的概念也无质量内涵
D:既有数量的概念也有质量内涵
答案: 【既有数量的概念也有质量内涵】
4、单选题:劳动者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被称为( )。
A:劳动力市场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能力
D:劳动力需求
答案: 【劳动力供给】
5、单选题: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被称为( )。
A:劳动市场
B:劳动能力
C:劳动力供给
D:劳动力需求
答案: 【劳动力需求】
6、单选题:基尼系数越大,则它所代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 )。
A:越低
B:没有影响
C:越高
D:越中等
答案: 【越高】
7、单选题: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彼此是( )。
A:关联不明显
B:正相关
C:负相关
D:没有关联
答案: 【负相关】
8、单选题: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波动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影响而形成的失业被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技术性失业
答案: 【周期性失业】
9、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是以劳动者所处的群体和地区为依据划分的工资差别( )。
A:年龄工资差别、性别工资差别
B:行业、产业工资差别、地区工资差别
C:职业工资差别
D:短期工资差别、长期工资差别
答案: 【行业、产业工资差别、地区工资差别】
10、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相关的政治决策( )。
A:就业支援
B:价格管制
C:最低工资立法
D:环境保护政策
答案: 【环境保护政策】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通过的时间是( )。
A:2019年
B:2016年
C:2015年
D:2017年
答案: 【2017年】
2、单选题:劳动合同的形式必须是( )。
A:录像形式
B:口头形式
C:其他形式
D:书面形式
答案: 【书面形式】
3、单选题: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自用工第二个月起支付( )。
A:二倍工资
B:违约金
C:经济补偿金
D:罚金
答案: 【二倍工资】
4、单选题:劳动合同具有( )。
A:公益性
B:专业性
C:人身性
D:时效性
答案: 【人身性】
5、单选题: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依据是( )。
A:劳动者工作的年限
B:劳动者的工资
C:劳动者工作的能力
D:劳动者工作的职位
答案: 【劳动者工作的年限】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未来的人类劳动呈现的特征不包括( )
A:交叉复合性
B:乐生性
C:创造性
D:数据性
答案: 【数据性】
2、单选题:劳动创造世界是( )的观点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黑格尔
答案: 【马克思】
3、单选题:一个建筑农民工经过努力在35岁时称为了工程师,这属于职业流动中的( )
A:水平流动
B:垂直流动
C:一生流动
D:代际流动
答案: 【垂直流动】
4、单选题: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发挥( )
A:支持作用
B:主导作用
C:协调作用
D:基础作用
答案: 【主导作用】
5、单选题:公会的首要职能是( )
A:参与职能
B:维护职能
C:教育职能
D:建设职能
答案: 【维护职能】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工会组织产生的社会基础是( )。
A:工人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答案: 【工人阶级】
2、单选题:工会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代表职能
B:经济职能
C:民主职能
D:政治职能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